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五七、赤腳歲月
  在我們童年時代,因為經濟不好、工業還不發達,鞋子的售價相對昂貴,並非每個人都買得起。
  鄉下農家尤其拮据,初念小學的時候,十之八、九的同窗打赤腳;到六年即將畢業,穿鞋子的同學也不超過三分之一。
  那時候皮鞋很罕見,多數人當新娘或新郎官才買第一雙。當然,鄉下學童不可能穿皮鞋,穿「球鞋」或「布鞋」的人也算少數,大部分還是赤腳大仙。
  赤腳唯一的好處是:走在泥濘路上,不容易滑倒。因為鞋底的止滑槽易被泥濘填滿,一點兒也發揮不了作用,而十根腳趾緊緊往下扣,卻有很好的止滑效果。
  當然,比起穿鞋子,打赤腳的缺點有一大堆:踩在三角稜利的碎石上,會痛得邊跛邊跳腳;冬晨的霜露會凍紅、凍麻腳丫子,有時還裂得直淌血;夏日的路面像熱鍋,似舞蹈般且跳且走,總盼找一處樹蔭好歇息‥‥還有竹刺、鐵釘、玻璃碎屑,步步都潛藏危機。
  因為經濟不好、鞋子昂貴,下雨天、泥濘路‥‥捨不得穿的情況也經常發生。尤其每次遠足的時候,很多人穿得整整齊齊出發,歸程卻把鞋子脫下來,繫接左右鞋帶,把兩個鹹魚頭掛在胸前。有時賽跑、跳遠、跳高也一樣,總要脫下鞋子,才能盡情發揮。習慣赤腳也可以說,但鞋不合腳也是大因素,那時候買鞋總要大一些,才能穿得久,勉強能穿的舊鞋又捨不得丟掉,有時過大、有時太小,鞋不合腳總比適穿的時間還要多。
  在窮鄉僻壤,打赤腳的學童佔絕大多數,孩子們喜歡窮中作樂,戲稱自己穿「皮鞋」,尤其雙腳沾遍田泥的時候,總要大搖大擺地用力踢步,且「穿皮鞋!穿皮鞋‥‥」大聲喧嚷一番。如果以邏輯論斷,這種說法也沒錯,他們的雙腳都裹著一層自然皮。
老祖父的年代,當然比我們更困苦,他一輩子都是赤腳闖天下,尤其年輕時的商賈生活:從鹿港挑魚乾、貝醬進埔里或霧社,再從那邊挑香蕉或其他山產出來。因此,「鹿港挑去埔、社。」成為他述說當年的主題,在我求學時代,也常以「穿鞋、襯襪不知好,扁擔量路就糟糕。」來給我勉勵與警惕。
  現代的經濟富裕、物資充足,幾乎每個人都穿鞋、襯襪在活動,「赤腳」只為走健康步道而已。皮鞋、運動鞋、休閒鞋‥‥雖然「名牌」動輒兩、三千元,相較於現代人的收入與消費,那也沒什麼了不起。何況,兩、三百元的廉價鞋滿街都是,還有每雙十幾、二十元的拖鞋。
  「穿鞋、襯襪不知好,扁擔量路就糟糕。」我以老祖父這句話來訓誡兒女時,他們就覺得不可思議:穿鞋、襯襪有什麼了不起?現代人,誰不穿鞋、襯襪?扁擔量路怎可能再發生?交通這麼發達,誰還去扁擔量路走?
  時代不同了,現在說昔日打赤腳多無奈、多辛苦,年輕人不容易接受。一雙雨鞋百餘元,一雙塑膠拖鞋二、三十塊,穿上山、穿下田,經濟又方便,為什麼要打赤腳?沒經歷困苦的歲月,不容易解釋清楚,他們不知道當時塑膠產品料差、價昂,又不普遍,平常穿的木屐很容易斷帶子,怎能穿上山、穿下田?
    (八十五年七月二十日江安燃先生發表於 臺灣副刊)

 

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佳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